黏土教案
活動名稱:怪獸黏土派對-創造屬於你的色彩怪獸世界!
活動介紹
以「怪獸黏土派對」為主題,鼓勵孩子透過自由創作黏土,發展創造力和手眼協調。孩子可以使用不同顏色、形狀的黏土,製作屬於自己的怪獸,並加上眼睛、嘴巴等細節,為小怪獸賦予個性與情感表達。活動結束後,孩子也可和大家分享作品,學習表達自己的創作和溝通。
年齡範圍:2-7歲
活動時間:1-2小時
材料準備:
各種顏色的軟黏土
黏土工具(滾輪、小刀、模具等)
木框或托盤(用於展示完成的作品)
眼睛小飾品、珠子、小貼紙等
活動主要目標:
1. 培養自主創造:孩子在自由創作中感受到成就感,激發內在的創造力。
2. 促進手眼協調:透過黏土的塑形,孩子加強了小肌肉的控制力,促進手眼協調的發展。
3. 建立社會互動:孩子透過分享作品和合作創作,學會與他人互動、溝通,並發展初步的社會技能。
五感體驗的優點:
觸覺: 孩子在捏黏土的過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質感,如黏土的柔軟度或工具的硬度,能有效提升觸覺靈敏度與手指控制,有助於增強精細動作能力。
視覺: 不同顏色的黏土與各種飾品能刺激孩子的視覺發展,讓他們學習辨別顏色與形狀,並透過視覺感受來組合怪獸的形象。
聽覺: 通過引導孩子在活動中進行互動交流,孩子能學會注意不同的指示,培養聽覺專注力和語言理解能力。
嗅覺: 使用安全無毒、帶有淡淡香味的黏土時,可以促進孩子的嗅覺感知,讓他們通過氣味加深對材料的認識。
活動名稱:色彩探險 - 研究顏色的奇妙變化與漸層黏土畫創作
活動介紹:
本次活動以“色彩探險”為主題,專為2歲左右的孩子設計。透過簡單的黏土操作,讓孩子們探索不同顏色黏土混合後會變成什麼顏色,從而了解顏色的變化與組合。此外,孩子們將製作出漸層效果的黏土畫,使用小圓球壓扁成水滴狀並拼貼成衣服圖案,體驗色彩的漸變之美。活動重點在於感官體驗、顏色認知和手眼協調,讓孩子們享受捏黏土的樂趣,同時激發他們對顏色的好奇心。
年齡範圍:2-3歲
活動時間:30分鐘
材料準備:
• 各種顏色的軟黏土
• 黏土工具(簡單的滾輪和模具)
• 白色紙板(用於背景)
• 小盒子或小相框(用於展示作品,讓孩子帶回家)
活動主要目標:
顏色認知:讓孩子通過混合不同顏色的黏土,觀察顏色的變化。
感官體驗:通過捏黏土,讓孩子感受不同的質感。
親子互動:通過創作和展示,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和情感聯繫。
成品展示:讓孩子們創作完成後,可以把作品放入小盒子或小相框中,帶回家展示給家長。
活動步驟:
一、啟發與引導(5分鐘)
開場互動:
與孩子們討論不同的顏色,問他們:“你知道紅色和黃色混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嗎?” 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們對顏色變化的好奇心。
二、顏色混合與創作(20分鐘)
顏色混合實驗:
讓孩子們取出不同顏色的黏土(如紅色、藍色、黃色),把它們混合在一起,並觀察顏色的變化。例如,混合藍色和黃色會變成綠色,紅色和藍色會變成紫色。家長可以在旁邊輔助,指導孩子混合顏色,並鼓勵他們描述顏色變化的過程。
漸層黏土畫創作:
在混合顏色後,讓孩子們將不同顏色的黏土搓成小圓球,然後將圓球壓扁成水滴狀,再將這些水滴狀的黏土拼貼成衣服的圖案,創造出漸層效果的黏土畫。完成後,幫助孩子們將作品放入小盒子或小相框中,讓他們能帶回家展示給家長。
三、展示與分享(5分鐘)
作品展示:
將孩子們的混色和漸層作品放在白色紙板上,形成一個色彩展示區,讓孩子們與家長一起欣賞他們的創作,並請孩子們描述混合後的顏色和形狀。
教學重點:
顏色認知:幫助孩子們理解不同顏色的混合會產生新的顏色。
感官體驗:讓孩子們通過捏黏土感受質感,提升觸覺感知。
親子互動:通過共同創作和展示,增強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聯繫,並培養孩子的自信心。
成品展示:讓孩子們能帶著自己的作品回家,與家人分享他們的創作成果,增強成就感。